m30底孔打多大,螺纹孔底孔尺寸表


M3的底孔打多大?一. 一般来说, M30X3.5螺纹底空钻孔, 可选26.5直径的钻头 。
二. 米制(国标GB 197/196)内螺纹小径的计算与公差
1. 内螺纹小径(d1)的基本尺寸计算
螺纹小径基本尺寸(d1)=内螺纹公称尺寸(d)-螺距(P)×系数
螺距按设计图, 未标注时为粗牙 。
60°牙型角米制螺纹系数为1.0825
2. 内螺纹小径公差值计算
1)以IT6为例, 各螺距的公差带(Td)宽为
P0.8 +0. 2
P1.0 +0. 236
P1.25 +0.265
P1.5 +0.3
P1.75 +0.335
P2.0 +0.375
P2.5 +0.45
P3 +0.5
P3.5 +0.56
P4 +0.67
2)内螺纹下限值计算公式
d1+He1
即内螺纹小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He)
H级配合要求的基本偏值为“0”
3)内螺纹的上限值计算公式
d1+He+Td
即内螺纹小径基本尺寸+基本偏差(He)+公差(Td)
3. 计算实例:
内螺纹M30, 螺纹精度等级为6H
公称外径为30毫米
粗牙螺距为3.5毫米
小径基本尺寸为
30-3.5×1.0825=26.21125≈26.211
小径的下限值 26.2+0=26.211
内螺纹小径的上限值为
26.211+0+0.56=26.771
所以, M30粗牙内螺纹底孔加工时, 会选用直径26.5的钻头 。
为了记忆和计算方便, 实践中会把底孔钻计算公式简化为:
钻头直径=内螺纹公称直径-螺距
4. 如果内孔要求较高, 例如要作为定位基准的, 可用直径26毫米的钻头钻底孔, 然后扩孔或铰孔到指定尺寸 。
三. 备注:
1. 内螺纹的牙高直接关系到内螺纹的承载力矩的大小,故在毛坯生产中应尽量在其6H级上限值以内
2. 在内螺纹的加工过程中,内螺纹小径越小会给加工具——丝锥的使用效益有所影响.从使用的角度讲是小径越小越好,但综合考虑时一般采用小径的在中限至上限值之间,如果是铸铁或铝件时应采用小径的下限值至中限值之间
3. 内螺纹6G级的小径在毛坯生产中可按6H级执行,其精度等级主要考虑螺纹中径的镀层,故只在螺纹加工时考虑丝锥的中径尺寸而不必考虑光孔的小径 。
4. 其他精度和配合形式的相关计算, 请查阅螺纹手册 。
5. 其他形式螺纹的计算, 也请查阅相关手册或者标准 。
m5的螺丝空底孔应该打多大M3的螺纹孔, 打2.5毫米的底孔就行 。
M3的螺距是0.5, 有个简单的底孔直径算法就是螺纹直径减去螺距就是底孔直径, 所以3-0.5=2.5 。

拓展回答:
主要参数
要区分不同的螺纹, 就要掌握说明螺纹特点的一些参数 。 以广泛应用的圆柱普通螺纹为例, 螺纹的主要参数如下:
(1)大径d(外径)(D)——与外螺纹牙顶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直径——亦称公称直径
(2)小径(内径)d1(D1)——与外螺纹牙底相重合的假想圆柱面直径, 在强度计算中作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3)中径d2——在轴向剖面内牙厚与牙间宽相等处的假想圆柱面的直径, 近似等于螺纹的平均直径 d2≈0.5(d+d1)
(4)螺距P——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5) 导程(S)——同一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圆柱面的母线上的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6) 线数n——螺纹螺旋线数目, 一般为便于制造n≤4;螺距、导程、线数之间关系:L=nP
(7) 螺旋升角ψ——在中径圆柱面上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旋线轴线的平面的夹角 。
(8) 牙型角α——螺纹轴向平面内螺纹牙型两侧边的夹角;牙型斜角β指螺纹牙型的侧边与螺纹轴线的垂直平面的夹角

M3的螺纹孔, 需打多大的孔内螺纹底孔(d)打多大取决于螺纹外径(D)和螺距(t), 通常可用如下公式计算:d=D-(1~1.2)*t 。 以M5螺孔为例t=0.8, D=5, 内螺纹底孔直径则为4.1~4.2 。 其他螺孔底径如此类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