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秦观是北宋时期的“婉约派”重要作家 。 他的诗词沉重古远 , 常常寄托自己的身世 , 但是感人至深 。 秦观很善于在诗文中留有不同的议论 , 诗文华丽思绪深沉 , 他以婉约之词为当时的文人称道 , 也为后来的墨客所赞叹 。
秦观还被称为“闲适诗人” , 他在有一年的夏天 , 写下了看似闲适悠悠 , 但有所感怀 , 更有新意的小诗《三月晦日偶题》 。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节物相偳各自新 。
“节物相催各自新 ,
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芳菲歇去何须恨 ,
夏木阴阴正可人 。 ”
宋代.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宋代诗文之人写诗词 , 与唐代那些大诗人写的诗 , 风格和特点有所不同 。 宋代的诗词常常要说教论理 , 而这首小诗写来 , 优美有画面感 , 但是有闲趣、有议论、讲自然和人生道理同在 。 小诗有唐诗的风格 , 又有宋代文人写诗的特点 。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节物相催各自新 ,
痴心儿女挽留春 。 ”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在诗人秦观的眼里和心中 , 暮春三月暮春的最后一天 , 就是意味着初夏的到来 。 而“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伤感 , 对于许许多多情感敏锐的人 , 特别是文人墨客而言 , 是不言而喻的伤感愁怀 , 有万千的感概 。 但是诗人秦观写的这首小诗思路不同寻常 , 他却见轻松闲趣的新意 。
“节物相催” , 秦观认为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 因为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总有时 。 可叹的是痴心儿女们 , 却想着尽力地挽留住归去的春天 。
秦观在诗中即写满了许多人 , 对春天的离去的无限惆怅和无奈;又写出了自己对春天将去的认识和感知 。 在小诗中巧妙自然 , 做了有新意古远的议论的铺垫 。 这也是宋代人写诗的风格和特点 。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芳菲歇去何须恨 。
“芳菲歇去何须恨 ,
夏木阴阴正可人 。 ”
秦观在后两句诗中果然真正见到他自己的心境 。 秦观借景大发议论 , 春天的芳菲那是正常归去 , 是大自然存在的客观现象 , 它不以任何人的意愿自然存在 。
秦观在诗中提醒人们 , 春去夏来 , 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 那就不要留恋总要过去的春天 , 也就不要有无限感怀 。 哪怕是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 春水从来不回头 , 也不要有春去无奈伤心的忧愁 。
要知道春天过去了 , 夏天更有好风景 , 夏日里有那树木生长着茂盛浓密的绿叶 , 正是“夏木阴阴正可人”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夏木阴阴正可人 。
“闲适诗人”秦观 , 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 他的小诗《三月晦日偶题》的字里行间 , 有闲适淡淡的情趣 , 还有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 他借景喻人有新的议论 , 更有一些自己对人生看法 。
“闲适诗人”还是不闲适 , 秦观的诗优美又有寓意 , 他的《三月晦日偶题》 , 全诗中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芳菲歇去何须恨 , 夏木阴阴正可人 。 ”
“闲适诗人”秦观,果然在闲趣中有乐观和豁达的新意
《三月晦日偶题》有新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