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怎么算,什么时候入伏,怎么推算


怎么算哪天入伏 冬至当日9 , 夏至3庚伏 。 意思是说:冬至确当天就算入9(到了数9寒天的日子) , 而夏至再过3庚才入伏(到了酷暑难耐的大热天了) , “3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日 , 从第3个“庚”字日起便是入伏 , 到第4个庚日共10天为初伏 。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 。 天干的数字有10个 , 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 壬、癸 , 地支的数字是12个 , 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 , 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 交叉配合60次为1个循环 , 故称60花甲子 。 由于天干是10个 , 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1个庚日 , 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 。 夏至开始 , 数到3个庚日就是初伏的第1天 。 由于夏至与第1个庚日之间的天数每一年都不1样(每一年的天数都不是10的倍数 , 所以 , 庚日其实不是固定的日期) , 故“3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 , 为20~29天之间(假设某年的夏至日是辛日 , 也就是庚日的第2天 , 那末要过29天才到第3个庚日 , 而假设某年的夏至日就是庚日 , 那末只需再过20天就到第3个庚日了) 。
伏 , 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叫做3伏 。 3伏是1年最热的时期 , 这是由于夜短昼长 , 阳光接近直射 。 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 由于这时候地面吸收的热 , 晚上又散发了1大部份 。 不过 , 每天吸热多 , 散热少 , 积累下来1天比1天热 , 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3伏 , 天气就最热了 。
3伏的日期是从夏至3个庚往后数到第4个庚日是初伏 , 从夏至后第4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1个庚日前1天的1段时间是中伏 , 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到第2个庚日为末伏 。 每个庚日相隔10天 , 中伏天数不固定 , 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 , 中伏为10天 , 有6个庚日时 , 中伏为20天 。
伏 , 是避暑之意 。 从夏至开始 , 逐步昼短夜长 , 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 , 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
固然 , 要知道哪1天入伏 , 就要知道农历每天的甲子日 , 推算出夏至是甚么甲子日 , 就可以推算出哪1天入伏了 。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 , 细细品味 , 真的意境幽长而合乎情理 , 可称经典 , 不能不佩服古人的聪明和睿智 。
每年入伏是怎样计算哪一天的? 三伏
“三伏”是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 , 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 , 有的年是二十天) , 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 , 有十天 。 这样 , 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 。 按照这种规定 , 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 。
三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 , 即冬至后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 。 我国阴历有“九九”的说法 , 用来计算时令 。 计算的方法是从冬天的冬至曰算起(从冬至开始叫“交九” , 意思是寒冷的开始) , 每九天为一“九” , 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 , 依此类推 , 一直到“九九” , 即到第九个九天 , 数满九九八十一天为止 。 这时冬天已过完 , 春天来到了 。
一般“三九”时最冷 。
什么是伏天、入伏是怎么计算的 。 、 7月12日入伏 。
【入伏怎么算,什么时候入伏,怎么推算】入伏计算:根据传统历法 , 初伏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 , 中伏则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 , 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则为末伏 。 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 , 中伏天数不固定 , 当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 , 中伏为10天 , 有5个庚日时 , 中伏为20天 。
2019年的6月21日进入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 , 7月12日跨入初伏 , 立秋为8月8日 , 由于今年夏至与立秋间有5个庚日 , 所以今年中伏从7月22日至8月10日共有20天 , 加上末伏的10天 , 今年整个三伏天长达40天 。 伏是避暑之意 ,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 。

推荐阅读